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标准主要依据GB/T18886-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等。以下是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标准和相关要点。
一、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目的
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纺织品在接触唾液后颜色变化的程度,以确保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颜色的稳定性。这对于婴幼儿服装、床上用品等与人体密切接触的纺织品尤为重要。
二、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原理
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原理是将纺织品样品与人造唾液接触,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处理,观察纺织品颜色的变化。人造唾液的成分和pH值与人体唾液相似,可以模拟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接触唾液的情况。
三、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方法
1、样品制备:将纺织品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然后进行预处理,如洗涤、烘干等。
2、人造唾液制备:按照标准配方制备人造唾液,调整pH值至与人体唾液相近。
3、样品与人造唾液接触:将处理过的纺织品样品与人造唾液接触,保持一定时间。
4、处理:将接触人造唾液的纺织品样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处理,如加热、干燥等。
5、颜色变化评估:将处理后的纺织品样品与原始样品进行对比,评估颜色变化的程度。
四、耐唾液色牢度检测的标准
1、国际标准:ISO105-E04是国际通用的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标准,适用于各种纺织品。
2、国家标准:GB/T5713是耐唾液色牢度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3、评分标准:耐唾液色牢度的评分标准分为5个等级,从1级(颜色变化最严重)到5级(颜色变化最轻微)。
五、影响因素
1、纺织品材质:不同材质的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差异较大,如棉、麻等天然纤维的耐唾液色牢度较好,而化纤的耐唾液色牢度较差。
2、染料种类:不同种类的染料耐唾液色牢度差异较大,如活性染料的耐唾液色牢度较好,而分散染料的耐唾液色牢度较差。
3、染色工艺:染色工艺对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有很大影响,如染色温度、时间、固色剂等。
4、后整理工艺:后整理工艺如柔软整理、防水整理等会影响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
六、检测意义
耐唾液色牢度检测对于保证纺织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测,可以评估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颜色的稳定性,避免因颜色变化导致的质量问题。耐唾液色牢度检测也有助于优化染色工艺,提高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