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359-2013《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2359-2013
中文名称:《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3-05-20
实施日期:2013-08-01
发布部门: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NY/T 2359-2013《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介绍
《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NY/T 2359-2013)于2013年5月20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规定内容
1、监测对象和范围
标准明确了监测对象为三化螟,这是一种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监测范围覆盖了三化螟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阶段。
2、监测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三化螟的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田间调查:通过定期的田间调查,记录三化螟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范围。
诱捕技术:利用特定的诱捕器和诱捕剂,对三化螟进行诱捕和计数。
气象因素监测:考虑到气象条件对三化螟活动的影响,标准要求监测相关的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3、数据记录和分析
标准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便准确预测三化螟的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
4、预报技术
基于监测和分析结果,标准提供了三化螟的预报技术,包括:
短期预报:根据当前的监测数据,预测短期内三化螟的活动情况。
长期预报:结合历史数据和气象模型,预测长期内三化螟的发展趋势。
5、防控措施
标准还提出了基于监测和预报结果的防控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以减少三化螟对农作物的危害。
二、标准的意义
《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水平,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监测和预报,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