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中国计量认证,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是中国对检测机构的强制性资质认定,只有通过CMA认证的机构才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如产品质量监督、环境监测等)。以下是CMA认证的详细指南:
一、CMA认证的核心要点
适用范围
面向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产品质量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
注意:企业内部实验室无需CMA,但若对外服务则必须取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与CNAS的区别
对比项
CMA
CNAS
性质 强制性(法律要求) 自愿性(国际互认)
适用范围 中国境内检测报告 国际通用报告
依据标准 RB/T 214-2017 ISO/IEC 17025
二、CMA认证流程
前期准备(3-6个月)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等)。
人员培训(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技术负责人需中级以上职称)。
设备检定/校准(需溯源至国家基准)。
提交申请
《资质认定申请书》
管理体系文件
典型检测报告(证明技术能力)
向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或国家认监委)提交材料:
现场评审(1-2周)
设备、环境、人员能力
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现场实操考核(盲样测试、报告验证等)
评审组核查:
整改与发证
对不符合项整改(通常限15-30天内完成)。
评审通过后颁发CMA证书(有效期6年,需每1-2年接受监督评审)。
三、关键要求
人员要求
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3年以上检测经验。
授权签字人:需通过考核,具备专业背景和报告审核能力。
设备要求
所有检测设备必须定期检定/校准(需由法定计量机构出具证书)。
设备标识明确(如“合格”“停用”)。
能力验证
需参加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如PT、实验室间比对)。
管理体系
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
四、常见问题解答
Q:CMA认证费用多少?
约5-15万元(含评审费、设备检定、咨询费等),具体取决于检测项目数量和规模。
Q:认证周期多长?
通常6-12个月(从准备到获证)。
Q:扩项或变更如何操作?
新增检测项目需提交扩项申请,并接受针对性评审。
五、咨询服务建议
自主准备
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指南》。
下载最新版《RB/T 214-2017》标准(官网或公开渠道)。
选择咨询机构
体系文件模板
模拟评审服务
人员培训支持
优先选择有CMA成功案例的机构,要求提供:
如需进一步协助(如检测领域细分要求、申请书模板等),可说明具体行业(如环保、食品、建材等),以便提供针对性解答。